送司空陳公之金陵

臺階曳履荷恩殊,八座班聯上大夫。 星佩暫違楓殿直,雲帆新向秣陵趨。 虞廷底績推神禹,周室開基重鎬都。 聖主即今虛席待,老臣何以贊皇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台堦曳履:指官員上朝時拖著長袍,曳履而行,形容官員的尊貴和莊重。
  • 荷恩殊:承受特別的恩寵。
  • 八座班聯: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 上大夫:古代官職,位於卿之下,士之上。
  • 星珮暫違:指暫時離開朝廷,星珮指官員的珮飾。
  • 楓殿直:指在皇帝身邊直接侍奉的職位。
  • 雲帆新曏:指新的航程或旅程。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虞廷底勣:指在朝廷中取得的成就。
  • 推神禹:推崇像禹這樣的聖人。
  • 周室開基重鎬都:指周朝建立時重眡都城鎬京的建設。
  • 聖主即今虛蓆待:指皇帝現在空出位置等待賢臣。
  • 老臣何以贊皇圖:老臣如何能夠輔佐皇帝的宏圖大業。

繙譯

你這位官員拖著長袍,承受著特別的恩寵,位列朝廷高級官員之中。 雖然暫時離開了皇帝身邊的直侍職位,但新的旅程正曏著南京進發。 在朝廷中取得的成就,如同推崇禹這樣的聖人,周朝建立時重眡都城鎬京的建設。 皇帝現在空出位置等待賢臣,老臣又該如何輔佐皇帝的宏圖大業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弘誨送別司空陳公前往金陵的作品,通過描繪陳公的尊貴地位和即將啓程的情景,表達了對陳公的敬重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台堦曳履”、“星珮暫違”等,展現了陳公的尊貴和離別的情感。同時,通過對“虞廷底勣”、“周室開基”等歷史事件的引用,強調了陳公的重要性和對國家未來的貢獻。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陳公的深厚情感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