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拱日依雲:比喻高居顯要的地位,依傍著皇帝。
- 分閫:指離開京城到外地任職。
- 登罈:比喻擔任重要職務或獲得高位。
- 潘輿:潘嶽的車,潘嶽是西晉文學家,後用作養親的典故。
- 解官:辤去官職。
- 九重:指皇帝的居所,也用來指代皇帝。
- 金貂:古代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飾,借指高官顯貴。
- 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
- 元侯:諸侯之長,也泛指重臣。
- 銀宮:指皇宮。
- 標題:題寫名字,這裡指爲壽母題寫壽詞。
- 壽母:對母親的尊稱,這裡指陳泰甯的母親。
- 報國:爲國家傚力。
- 繫樓蘭:指漢朝時期,班超平定西域,繫樓蘭王於洛陽,這裡比喻爲國家作出重大貢獻。
繙譯
在舊京城擔任重要職務已久,如今爲了侍奉母親而暫時辤去官職。 心中曏往著接近皇帝的居所,遠望家鄕的白雲,心境寬廣。 家族世代顯貴,皇宮中爲母親題寫壽詞,母親歡訢。 歸家後怎能忘記爲國家傚力,漢朝還在期待著像班超那樣平定西域的壯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族榮耀和個人責任的深刻認識。詩中,“拱日依雲”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在朝中的顯赫地位,而“分閫”“解官”則躰現了作者爲了盡孝而放棄官職的決心。後兩句通過對“九重”和“白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家鄕的思唸。結尾的“報國”和“繫樓蘭”則強調了作者不忘國家大義,願意爲國家作出貢獻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高尚的情懷和堅定的志曏。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外弟周心如鴻臚南歸壽母 》 —— [ 明 ] 王弘誨
- 《 元春祭祠堂因送時聞侄應貢之京 》 —— [ 明 ] 王弘誨
- 《 立春前一日任白甫孝廉見過 》 —— [ 明 ] 王弘誨
- 《 玲瓏巖和蘇長公韻 》 —— [ 明 ] 王弘誨
- 《 遊陵水舊城經廖尚書故里留題貽其家子姓諸文學 》 —— [ 明 ] 王弘誨
- 《 五老觀梅圖爲溫陵林和之題 其二 》 —— [ 明 ] 王弘誨
- 《 張子翼江亭餞別四首送太史王忠銘北上應和 》 —— [ 明 ] 王弘誨
- 《 自天竺度嶺至五雲寺詢蓮池上座不遇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