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紀五子篇汪司馬道昆
司馬誠國器,豁落不庸庸。
兼濟文武資,南北倚折衝。
愛弟若一身,憐才見春風。
五十佐元樞,猶在塞與通。
高臥黃山表,健筆吐如虹。
珠璣走荒裔,金石耀幽宮。
如發汲郡藏,孰當檀左鋒。
自餘友太原,涊然畏雕蟲。
濟南貴葉玉,物論時不同。
所以千秋葉,唾手歸宗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豁落:豁達不羈。
- 庸庸:平庸。
- 文武資:文才和武略。
- 折衝:抵禦、抵抗。
- 元樞:重要的職位。
- 塞與通:指邊疆與內地。
- 黃山:指黃山,位於安徽省。
- 健筆:有力的筆法。
- 珠璣:比喻美好的詩文或詞句。
- 荒裔:邊遠地區。
- 金石:指銘刻在金屬或石頭上的文字。
- 幽宮:深邃的宮殿。
- 汲郡藏:指汲郡的寶藏,比喻珍貴的文化遺產。
- 檀左鋒:檀木製成的鋒利兵器,比喻鋒利的才華。
- 涊然:形容清澈。
- 雕蟲:比喻小技或小道。
- 濟南貴葉玉:指濟南的葉玉,可能指某位有才華的人。
- 物論:公衆的議論。
- 千秋葉:比喻永久的成就。
- 宗工:指宗匠,即技藝高超的工匠。
翻譯
司馬真是國家的棟樑,豁達不羈,不流於平庸。他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是南北邊疆的倚重。他愛他的弟弟如同愛自己,憐惜人才如同春風。五十歲時仍擔任重要職位,活躍在邊疆與內地。他高臥在黃山之巔,筆力雄健如虹。他的詩文如珠璣般流傳在邊遠地區,他的銘文如金石般閃耀在深邃的宮殿。他的才華如同發掘了汲郡的寶藏,誰能抵擋他的鋒芒。我與他結交,清澈如水,敬畏雕蟲小技。濟南的葉玉,公衆的議論時常不同。因此,他的成就如同千秋之葉,輕易地歸於技藝高超的宗匠。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司馬汪道昆的才華與貢獻,通過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他的文武全才和爲國家所做的貢獻。詩中「豁落不庸庸」、「兼濟文武資」等句,直接表達了對他非凡才能的讚賞。同時,通過對黃山、珠璣、金石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以自然景觀和珍貴物品來比喻他的詩文和銘文的卓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對汪道昆的敬仰之情。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潘大憲副視關中學政 》 —— [ 明 ] 王世貞
- 《 雨中 其二 》 —— [ 明 ] 王世貞
- 《 即事 》 —— [ 明 ] 王世貞
- 《 夜過柏子潭恭讀御碑是高皇三注矢得雨事 》 —— [ 明 ] 王世貞
- 《 張助甫中丞自夏州遣信問存侑以三月俸曰爲米汁費報謝一章 》 —— [ 明 ] 王世貞
- 《 董徐二進士見訪山園守公留晏而餘以掃墓東歸不復稱主人賦此志愧且訂後期 》 —— [ 明 ] 王世貞
- 《 折簡要家馭提學同長公學士看地棠花 》 —— [ 明 ] 王世貞
- 《 昔白文公有诗赠裴淄州其起句云九十不衰眞地仙余以此例赠九十翁者凢五人矣莆田林方渠公以名进士官至郡守累进阶正三品今年寿九十二而其子敬夫复以雷阳守便道彩侍毋论五人者仅一宗马湖鴈行即所谓裴淄州者当亦不及也喜羡之余敬歩前韵授之俾歌以称觞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