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吳給事明卿

漢宮鬱崔嵬,層霄繚阿閣。 維昔先後謨,三靈奠鼎卜。 國是豈不顯,往往淪華轂。 仰睹雙飛龍,夭矯盤丹艧。 疇爲翼其尊,高言贊宵服。 喬木抗衡飆,卑枝欣有託。 翳子翔天步,棲棲安餘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崔嵬(cuī wéi):高聳的樣子。
  • 層霄:高空。
  • 阿閣:四面有檐的樓閣。
  • 先後謨:先後的謀劃。
  • 三靈:指天、地、人。
  • 奠鼎卜:奠定國家的基礎,進行卜筮。
  • 國是:國家的根本方針。
  • 華轂(huá gǔ):華麗的車輪,比喻顯貴。
  • 夭矯:彎曲而有氣勢。
  • 丹艧(dān huò):紅色的油漆。
  • 疇爲:誰能夠。
  • 翼其尊:輔佐其尊貴。
  • 高言:高明的言論。
  • 宵服:夜晚的服飾,比喻輔佐。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抗衡飆(kàng héng biāo):抵抗狂風。
  • 卑枝:低矮的樹枝。
  • 翳子:遮蔽,保護。
  • 翔天步:比喻行走於高位。
  •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翻譯

漢宮高聳壯觀,樓閣直插雲霄。 先後的謀劃,天地人三才安定。 國家的根本方針難道不明顯嗎?卻常常淪爲顯貴的玩物。 仰望那雙飛龍,彎曲而有氣勢,盤旋在紅色的油漆之上。 誰能輔佐其尊貴,用高明的言論在夜晚輔佐。 高大的樹木抵抗狂風,低矮的樹枝卻欣然有依託。 你行走於高位,忙碌不安,哪裏有餘暇享受安樂?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漢宮高聳、飛龍盤旋的描繪,展現了宏偉壯觀的景象,同時通過對比顯貴與國家根本方針的淪落,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詩中「喬木抗衡飆,卑枝欣有託」一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比喻,表達了在動盪中尋求安定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大政的深刻思考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