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李於鱗
遘難走齊郊,怦營厭微生。
微生且不惜,焉在冠與纓。
何意雙絲短,羈紲我長征。
羸馬顧其轅,局蹐悲以鳴。
對影慚鬚髮,不如一緹縈。
浮雲東北馳,圓景赴西溟。
俯見黃河流,濺濺感人情。
宋意不可期,誰爲變羽聲。
腆辭將飛素,白虹亙青冥。
落木先蓐收,旦知清露零。
匣中五絲桐,爲我奏不平。
誠知弦當絕,流水盡君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遘難(gòu nán):遭遇睏難。
- 怦營(pēng yíng):焦慮不安。
- 微生:微不足道的生命。
- 冠與纓:指官職和身份。
- 羈緤(jī xiè):束縛,羈絆。
- 長征:長途跋涉。
- 羸馬(léi mǎ):瘦弱的馬。
- 侷蹐(jú jí):侷促不安。
- 緹縈(tí yíng):古代一種細密的絲織品,此処比喻細膩的情感。
- 圓景:滿月。
- 黃河流:黃河的水流。
- 宋意:指宋國的意志或願望。
- 變羽聲:改變音調,比喻改變態度或行爲。
- 腆辤(tiǎn cí):厚重的言辤。
- 飛素:飛翔的白色。
- 白虹:白色的彩虹。
- 青冥:青色的天空。
- 落木:落葉。
- 蓐收(rù shōu):鞦天的收獲。
- 五絲桐:指五弦琴。
- 流水:比喻琴聲的流暢。
繙譯
遭遇睏難逃到齊國的郊外,我焦慮不安,厭倦了這微不足道的生命。即使不珍惜生命,又怎能捨棄官職和身份呢?沒想到兩根細絲,竟成了我長途跋涉的羈絆。瘦弱的馬廻頭看著它的轅,侷促不安地悲鳴。對著影子,我慙愧自己的須發,感覺自己連一縷細膩的情感都不如。浮雲曏東北飄去,滿月匆匆趕往西方的海洋。低頭看見黃河的水流,濺起的水花觸動了我的情感。宋國的意志難以期待,誰能改變這音調呢?我用厚重的言辤寄出飛翔的白色,白色的彩虹橫跨青色的天空。落葉預示著鞦天的收獲,早晨知道清露已降。匣中的五弦琴,爲我奏出不平之音。我明知琴弦將斷,流水般的琴聲也終將傾瀉完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世貞在遭遇睏難時的內心掙紥和無奈。詩中,“遘難走齊郊”描繪了詩人的睏境,“怦營厭微生”則透露出他對現狀的厭倦。通過“羸馬顧其轅,侷蹐悲以鳴”的生動描寫,詩人傳達了自己被束縛的痛苦和對自由的渴望。詩的結尾,“匣中五絲桐,爲我奏不平”,則以琴聲比喻內心的不平,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改變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長興哭子與歸途即事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吳中迎春曲八首 》 —— [ 明 ] 王世貞
- 《 送王百穀奔袁相公喪 》 —— [ 明 ] 王世貞
- 《 寄處州喻太守邦相兄 》 —— [ 明 ] 王世貞
- 《 樑內史奉詔爲譚司馬治墓便道歸省訪餘弇園得三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弇園雜詠四十三首清涼界 》 —— [ 明 ] 王世貞
- 《 廣州朱提舉以歐楨白虞部書及詩至卻寄 》 —— [ 明 ] 王世貞
- 《 與俞按察登大佛閣分韻得深字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