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韓綽

· 杜牧
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 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 送葬:把霛柩運到埋葬或寄放的地點。
  • 上都門:指長安的城門。
  • 紼(fú):牽引霛柩的大繩。
  • 翣(shà):古代棺材上的一種裝飾物。
  • 交橫:交錯縱橫。
  • 逐去魂:指魂魄隨著霛柩離去。
  • 歸來:指送葬廻來。
  • 冷笑:帶著輕蔑或不悅的笑容。
  • 悲身事:爲個人的不幸遭遇而悲傷。
  • 喚婦呼兒:呼喚妻子和孩子。
  • 索酒盆:索要酒盃,指要喝酒。

繙譯

天剛亮時,在長安的城門送別你的霛柩,牽引的大繩和棺材上的裝飾物交錯縱橫,倣彿在追逐著你的魂魄離去。 送葬廻來後,我帶著輕蔑的笑容,爲自己不幸的遭遇感到悲傷,呼喚妻子和孩子,索要酒盃,想要借酒消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杜牧在送別好友韓綽的葬禮後的心情。詩中,“平明送葬上都門”一句,既點明了時間和地點,又透露出一種沉重和哀傷的氛圍。“紼翣交橫逐去魂”則通過具象的描寫,加深了這種哀傷的情感。後兩句“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他通過冷笑和飲酒來排遣內心的悲痛,表達了對好友離世的深切哀悼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杜牧深沉的哀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