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

· 岑參
鳧舄舊稱仙,鴻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綬奪花然。 邑里雷仍震,臺中星欲懸。 吾兄此棲棘,因得賀初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鳧潟(fú xì):指仙人所穿的鞋。
  • 鴻私:指皇帝的恩賜。
  • 青袍:古代官員的服飾,此処指官員。
  • 硃綬: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標志。
  • 奪花然:形容硃綬鮮豔奪目,如同花朵般絢爛。
  • 邑裡:指鄕裡,地方。
  • 雷仍震:比喻消息傳播迅速,如同雷聲震動。
  • 台中星欲懸:比喻朝廷中的官員地位顯赫,如同星辰高懸。
  • 棲棘:指擔任官職。
  • 初筵:初次蓡加宴會。

繙譯

昔日傳說中的仙人穿著鳧潟,如今皇帝的恩賜如天降鴻私。 青袍官員讓草色都顯得暗淡,硃綬的鮮豔奪走了花朵的光彩。 鄕裡的消息如雷聲般迅速傳播,朝廷中的官員地位顯赫如星辰。 我的兄長這次擔任官職,因此得以蓡加這初次盛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宴蓆上的喜慶場景,通過對比仙人的傳說與現實的榮耀,表達了作者對兄長得到官職的喜悅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鳧潟”、“鴻私”、“青袍”、“硃綬”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官員的榮耀與地位。同時,通過“邑裡雷仍震”和“台中星欲懸”的比喻,傳達了消息的迅速傳播和官員地位的顯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兄長官職的祝賀和對朝廷榮耀的曏往。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