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輓歌

· 岑參
幽山悲舊桂,長阪愴餘蘭。 地底孤燈冷,泉中一鏡寒。 銘旌門客送,騎吹路人看。 漫作琉璃椀,淮王誤合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山:幽靜的山。
  • 長阪:長長的斜坡。
  • (chuàng):悲傷。
  • 餘蘭:剩餘的蘭花,比喻逝者的遺風。
  • 銘旌:靈柩前的旗幟,上書逝者姓名和官職。
  • 騎吹:騎馬吹奏樂器,指送葬的樂隊。
  • 琉璃椀:琉璃製成的碗。
  • 淮王:指西漢淮南王劉安,傳說他曾嘗試煉丹。
  • 合丹:煉製丹藥。

翻譯

幽靜的山中,悲傷地悼念着逝去的桂樹,長長的斜坡上,殘留的蘭花令人心痛。 地下的孤燈顯得格外冷清,泉水中的倒影如同一面寒冷的鏡子。 銘旌飄揚,門客們送行,騎馬吹奏的樂隊,引得路人駐足觀看。 徒然製作了琉璃碗,淮南王誤以爲可以用來煉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幽山、長阪的自然景象,以及地底孤燈、泉中一鏡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深沉的哀思氛圍。詩中「銘旌門客送,騎吹路人看」生動地描繪了送葬的場景,而「漫作琉璃椀,淮王誤合丹」則巧妙地借用歷史典故,表達了對逝者生前的追憶與對其命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岑參對逝者的深切懷念與哀悼之情。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