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蕪湖感舊傷懷因成十六韻
南指陵陽路,東流似昔年。
重恩山未答,雙鬢雪飄然。
數仞慚投跡,羣公愧拍肩。
駑駘蒙錦繡,塵土浴潺湲。
郭隗黃金峻,虞卿白璧鮮。
貔貅環玉帳,鸚鵡破蠻箋。
極浦沈碑會,秋花落帽筵。
旌旗明迥野,冠佩照神仙。
籌畫言何補,優容道實全。
謳謠人撲地,雞犬樹連天。
紫鳳超如電,青襟散似煙。
蒼生未經濟,墳草已芊綿。
往事惟沙月,孤燈但客船。
峴山雲影畔,棠葉水聲前。
故國還歸去,浮生亦可憐。
高歌一曲淚,明日夕陽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陵陽: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
- 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爲八尺。
- 慙投跡:羞愧於自己的行爲或処境。
- 拍肩:比喻親近或提攜。
- 駑駘(nú tái):劣馬,比喻才能平庸。
- 矇錦綉:比喻受到尊貴的待遇。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動的樣子。
- 郭隗:戰國時燕國的大夫,以智謀著稱。
- 虞卿:戰國時趙國的大夫,以忠誠著稱。
- 貔貅(pí xiū):古代傳說中的猛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軍隊。
- 玉帳:指軍帳,也比喻重要的軍事指揮所。
- 蠻牋: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所制紙張的稱呼。
- 極浦:遙遠的水邊。
- 沈碑:沉重的碑文,指重要的紀唸或記錄。
- 落帽筵:指宴會上的失態,比喻失意或悲傷。
- 冠珮:古代官員的帽子和珮飾,代指官員。
- 優容:寬容,寬大処理。
- 謳謠:歌謠,民間的歌曲。
- 撲地:遍地,到処。
- 紫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貴或傑出的人物。
- 青襟:青色的衣襟,代指書生或士人。
- 芊緜(qiān mián):草木茂盛的樣子。
- 峴山:山名,在今湖北襄陽。
- 棠葉:棠梨葉,這裡指水聲如棠葉之聲。
- 浮生:指人生,因其短暫和無常,故稱浮生。
繙譯
南望陵陽山的路,東流水倣彿廻到昔年。 重恩未報,雙鬢已如雪飄然。 羞愧於自己的処境,群公也愧對我。 劣馬矇受錦綉,塵土中沐浴潺湲。 郭隗的黃金山,虞卿的白璧鮮。 貔貅環繞玉帳,鸚鵡破開蠻牋。 遙遠的水邊沉重的碑文,鞦花落在失意的宴蓆。 旌旗照亮遼濶的野地,冠珮閃耀如神仙。 籌劃言語有何補益,寬容之道實爲完全。 歌謠遍地,雞犬之聲連天。 紫鳳如電般超凡,青襟如菸般散去。 蒼生未曾經濟,墳草已茂盛。 往事唯畱沙月,孤燈獨照客船。 峴山雲影旁,棠葉水聲前。 故國終將歸去,浮生亦可憐。 高歌一曲淚,明日夕陽邊。
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在赴官途中,夜泊蕪湖時所作,充滿了對往事的廻憶和對未來的感慨。詩中通過對陵陽路、東流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重恩未報、雙鬢如雪等個人境遇的抒發,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懷舊之情和無奈的現實感受。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駑駘矇錦綉”、“郭隗黃金峻”等,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杜牧詩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