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 杜牧
才子風流詠曉霞,倚樓吟住日初斜。 驚殺東鄰繡牀女,錯將黃暈壓檀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流:這裡指有才華而不拘禮法。
  • :歌頌,贊美。
  • 曉霞:早晨的霞光。
  • 倚樓:靠著樓台。
  • 吟住:吟詩停頓。
  • 日初斜:太陽開始西斜。
  • 驚殺:驚嚇到極點。
  • 綉牀:裝飾華麗的牀,常指女子的牀。
  • 黃暈:黃色的光暈。
  • 檀花:檀木花,這裡可能指女子臉上的胭脂。

繙譯

才子以不拘禮法的方式歌頌著早晨的霞光, 他靠著樓台吟詩,直到太陽開始西斜。 這情景驚嚇到了東邊鄰居家正在綉牀上工作的女子, 她錯誤地將黃色的光暈壓在了臉上的胭脂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才子清晨吟詩的情景,通過“風流詠曉霞”和“倚樓吟住日初斜”展現了他的才情與悠閑。後兩句則通過“驚殺東鄰綉牀女”和“錯將黃暈壓檀花”的戯劇性描寫,增添了詩意的趣味和生活的真實感。詩中“風流”與“詠”字躰現了才子的不羈與才情,而“驚殺”與“錯將”則生動地描繪了鄰家女子的驚訝與慌亂,使得整首詩既有文人雅趣,又不失生活氣息。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