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對雪有作

一渾乾坤萬象收,唯應不壅大江流。 虎狼遇獵難藏跡,松柏因風易舉頭。 玉帳英雄攜妓賞,山村鳥雀共民愁。 豈堪久蔽蒼蒼色,須放三光照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一渾:整個,全部。
  • 乾坤:天地。
  • 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
  • :堵塞。
  • 大江:指長江。
  • 虎狼:比喻兇惡的人或勢力。
  • 玉帳:華美的帳篷,這裡指高官顯貴的居所。
  • 英雄:這裡指有權勢的人。
  • 攜妓:帶著歌女。
  • 共民愁:與百姓一同感受憂愁。
  • 蒼蒼:深青色,這裡形容天空的顔色。
  • 三光:指日、月、星。
  • 九州:中國的代稱。

繙譯

整個天地間的一切景象都被雪覆蓋,衹有大江不會被堵塞而繼續流淌。 虎狼遇到獵人難以隱藏蹤跡,松柏因爲風而更容易擡頭。 華美的帳篷裡,英雄帶著歌女訢賞雪景,而山村的鳥雀卻與百姓一同感受憂愁。 怎能長久地被這蒼茫的雪色所遮蔽,必須讓日、月、星的光芒照耀整個中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雪景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對比。詩中,“一渾乾坤萬象收”描繪了雪覆蓋一切的壯觀景象,而“唯應不壅大江流”則表達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擋。後兩句通過虎狼與松柏的對比,暗示了強弱之間的差異。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玉帳英雄攜妓賞”與“山村鳥雀共民愁”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的不公與民衆的苦難。最後,詩人呼訏“須放三光照九州”,表達了對光明與正義的渴望,希望社會能夠擺脫睏境,迎來光明。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