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東溪王屋李隱者

· 岑參
山店不鑿井,百家同一泉。 晚來南村黑,雨色和人煙。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隱者不可見,天壇飛鳥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霜畦(xiāng qí):指覆蓋着霜的田地。
  • 沙雁:一種水鳥,常在沙洲上覓食。
  • :鳴叫。
  • 天壇:指高聳的山峯。

翻譯

山中的客棧沒有鑿井,百戶人家共飲一泉之水。 傍晚時分,南村變得昏暗,雨色朦朧中夾雜着人煙。 霜覆蓋的田地裏,寒菜吐露生機,沙雁在河邊的田野上鳴叫。 那位隱居的賢者難以尋覓,他的居所彷彿在天邊的高峯之上,只有飛鳥才能到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隱居生活的靜謐與超然。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如「百家同一泉」、「雨色和人煙」、「霜畦吐寒菜」等,展現了山村的寧靜與和諧。詩末提及的「隱者不可見,天壇飛鳥邊」,則表達了隱者高潔脫俗、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以及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迴歸自然的情感。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