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 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不自道鄉里,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枻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拼音

所属合集

#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滄浪:青綠色的水,這裏指江湖。
  • :老人。
  • 不自道:不自己說出。
  • 灘上:河灘上。
  • 蘆中:蘆葦叢中。
  • 歌竟:歌唱完畢。
  • 鼓枻:划槳。
  • 乘流:順着水流。
  • 取適:尋求舒適自在。

翻譯

一位老人駕着小船在青綠色的江湖中,他的心境與這清澈的江湖一樣純淨。他不願透露自己的家鄉,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早晨在河灘上吃飯,傍晚則在蘆葦叢中過夜。歌唱完畢後,他又開始歌唱,手中始終握着一根竹竿。

竿上的釣絲長達一丈多,他划着槳,順着水流漂泊,沒有固定的居所。世上的人怎能理解他的深意,這位老人尋求的是自在而非捕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逸江湖的漁父形象,通過其簡樸的生活方式和超然物外的心態,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詩中的漁父不爲世俗所累,不追求名利,只求心靈的寧靜和自在。這種生活態度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超脫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漁父日常生活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