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半錫:錫杖的一半,指僧人。錫杖是僧人的法器。
- 別師:告別師父。
- 猿鶴洲:猿猴和鶴的棲息地,指隱居的地方。
- 四十字:指詩,古代詩多以四十字爲一篇。
- 立塞:站立在邊塞。
- 敲鼙:敲擊戰鼓。鼙(pí),古代軍中用的小鼓。
- 扶親:扶持親人。
- 嵩丘:嵩山,在今河南省,五嶽之一。
翻譯
僧人帶着半截錫杖探尋寒冷的溪流,告別師父前往猿猴和鶴的隱居之地。 深夜二三更時分,雨聲淅瀝;四十字的詩篇,邊疆的秋意。 站在邊塞,吟詠着霞光中的石頭;敲擊戰鼓,望着雪中的樓閣。 扶持着親人,不知何處隱居;夢中驚醒,進入了嵩山的丘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人在戰亂中尋求隱居的情景。詩中通過「半錫探寒流」、「別師猿鶴洲」等句,展現了僧人離羣索居的決心和孤獨。後句中的「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樓」則通過邊塞的景象,反映了戰亂的背景。結尾的「扶親何處隱,驚夢入嵩丘」則表達了僧人對和平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夢境中的不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