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鄭賓客

· 李洞
朝行喪名節,嶽色慘天風。 待漏秋吟斷,焚香夜直空。 骨寒依壟草,家盡逐邊鴻。 一吊知音後,歸來碎嶧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待漏:等待晨鐘,指官員等待上朝的時刻。
  • 夜直:夜間值班。
  • 骨寒:形容極度悲傷或淒涼。
  • 依壟草:依靠在墳墓旁的草,指人已去世。
  • 家盡逐邊鴻:家破人亡,如同鴻雁遠飛。
  • 嶧桐:嶧山的桐木,古代用於製作琴,這裏指鄭賓客的琴。

翻譯

早晨的行動喪失了名譽和節操,山嶽的景色在淒涼的天風中顯得更加慘淡。 在等待晨鐘的秋日裏,獨自吟詠直至斷絕,焚香時夜間的值班室空無一人。 屍骨寒冷,依偎在墳墓旁的草叢中,家破人亡,如同鴻雁遠飛。 一次弔唁知音之後,歸來時,嶧山的桐木琴也破碎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鄭賓客去世後的淒涼景象,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詩中運用了「嶽色慘天風」、「骨寒依壟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通過對「待漏秋吟斷」和「焚香夜直空」的描寫,展現了鄭賓客生前清廉自守的形象。最後,「一吊知音後,歸來碎嶧桐」則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逝去的無盡哀思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有詩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