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

至人不礙世,出處亦何情。 聞道綸扉上,於今待老成。 因之懷鳳德,敢以付嚶鳴。 自有冥鴻意,無煩猿鶴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平原(píng yuán):平坦的原野;舟次(zhōu cì):船隻停泊的次數;董思白(Dǒng Sībái):古代文學家;綸扉(lún fēi):指高官顯貴的門扉;付嚶鳴(fù yīng míng):指發出悲鳴聲;冥鴻(míng hóng):神祕的大雁。

翻譯

平原上的船停泊了幾次,遇見了著名的董思白先生。這位高尚的人不受世俗所累,他的來歷又是怎樣的呢?聽說他曾在顯貴之家門前停留,直到如今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因此,我懷着對他高尚品德的敬仰,敢於發出悲鳴。我相信他心中已經有了神祕的大志,不會被瑣事所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遇見董思白先生的情景,表達了對董思白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對他神祕志向的推崇。詩中運用了古典的意境和修辭手法,展現了詩人對高尚品德的嚮往和對神祕志向的讚美。整體氛圍莊重而典雅,寓意深遠。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