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署喜雨贈張使君

久憐旱魃苦東菑,遂有甘霖及我私。 驛館乍涼思臥簟,階除平泛訝成池。 郊原土滑驅牛疾,關路坭深過馬遲。 聞道平州歌頌遍,願將謠俗入陳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旱魃(hàn bá):古代傳說中的乾旱之神。 東菑(dōng zī):指東方的農田。 驛館(yì guǎn):古代供旅客休息、更換馬匹的地方。 簟(diàn):古代鋪在牀上的席子。 坭(ní):土壤中的黏土。 平州(píng zhōu):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平頂山市。

翻譯

長期以來,旱魃折磨着東方的農田,終於有了甘霖降臨到我這裏。 驛館裏涼風習習,讓我想躺在席子上休息,地面竟變成了一池清水。 郊原的土地溼滑,趕牛都快得很,過關的路泥濘深陷,馬匹行進緩慢。 聽說平州的歌聲讚美傳遍四方,我願將民間的歌謠融入我的詩篇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旱災之後甘霖降臨的場景,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感慨和對民間生活的關注。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嚮往和追求。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