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棲霞過燕子磯鍾放舟返城

罷眺棲霞出紫霄,又扶筇杖陟岧嶢。 煙雲未改峯頭色,林水兼諧濠上招。 雁陣遠搖蘆渚影,龍吟不動海門潮。 流連莫厭頻呼酒,明月波心待晚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棲霞(qī xiá):地名,位於今江蘇南京 燕子磯(yàn zǐ jī):地名,位於今江蘇南京 紫霄(zǐ xiāo):紫色的天空,指高空 筇(qióng):竹杖 岧嶢(jiù yáo):高山 濠(háo):水道 雁陣(yàn zhèn):飛行成隊的大雁 龍吟(lóng yín):指海潮聲 海門(hǎi mén):海口 流連(liú lián):徘徊 呼酒(hū jiǔ):邀請共飲酒 晚橈(wǎn ráo):晚上划船

翻譯

早年曾經登上棲霞山,穿過燕子磯,聽着鐘聲,划船回到城裏。 放眼望去,棲霞山依舊蒼翠,再次扶着竹杖登上高山。 雲霧依然繚繞在山峯之巔,樹木和水面相映成趣。 遠處大雁成隊飛過蘆葦蕩的倒影,海門處海潮聲不停。 在這裏徜徉,不妨多喝幾杯酒,等待明月升起,心情如水波般平靜,等待晚上划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棲霞山遊玩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心境,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通過詩人的眼睛,讀者彷彿也能感受到棲霞山的靜謐與美麗,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愉悅。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