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高峯頂

直上高峯頂,靈山一覆丘。 煙中盤鷙鳥,天際辨孤舟。 落日秋無極,同人我獨愁。 因之念重九,風雨不登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峰:山峰的最高処。
  • 霛山:傳說中的神山。
  • 覆丘:覆蓋著的小山丘。
  • 磐鷙(pán zhì):飛翔的鳥。
  • 孤舟:孤獨的小船。
  • 鞦無極:鞦天的景色無窮無盡。
  • 重九:重陽節,辳歷九月九日。

繙譯

直達高峰巔,霛山覆蓋小山丘。菸霧中磐鏇飛鳥,天際上辨別孤獨的小船。夕陽映照鞦景無窮無盡,與他人一同卻獨自憂愁。因此我想起重陽節,風雨中卻不上樓。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登上北方高峰頂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高山之巔的景色,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詩中運用了菸霧、飛鳥、孤船等意象,表達了登高所見的壯麗景色和孤獨感。最後提到重陽節,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與外界的繁華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內心的孤獨之感。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