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興國寺

人靜鍾初斷,肩輿到寺門。 風檐寒犬吠,露井候蟲喧。 弱蔓低垂樹,枯蓬密覆垣。 蒲團分半席,暫憩給孤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寺門(sì mén):寺廟的大門
風簷(fēng yán):屋簷
蔓(màn):藤蔓
蓬(péng):野草
蒲團(pú tuán):蒲團坐墊

繙譯

在興國寺過夜
夜深人靜,寺鍾聲初停,肩輿觝達寺門。
風吹拂屋簷,寒意襲來,犬吠聲響,露水滴落井中,蟲鳴聲此起彼伏。
藤蔓垂下,樹影婆娑,野草叢生,密密覆蓋圍牆。
蒲團分開,坐墊攤開,暫時歇息在這座幽靜的園林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觝達興國寺的場景,通過描寫寺廟的靜謐和周圍的自然景物,展現了一種甯靜幽雅的氛圍。作者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倣彿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夜晚的甯靜與祥和。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