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文開歸金陵十韻
金陵自古帝王居,佳麗相傳畫莫如。
王氣不銷龍虎地,清光長射鬥牛墟。
青氈作客愁無那,白髮還鄉樂有餘。
聯轡總來金騕嫋,揮毫頻對玉蟾蜍。
難兄學問趨天祿,令弟才名動石渠。
共掃鬆楸經雨露,同依桑梓送居諸。
沙頭酒盡雙瓶後,江上帆開一棹初。
李白詩成誰倡和,楊雄賦在自吹噓。
秋風此日看鴻雁,春水明年憶鯉魚。
石井峯前讀書處,也應飛夢到茅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金陵(jīn líng):南京的古稱。 龍虎地:指地勢險峻的地方。 鬭牛墟:傳說中的星宿,古代稱天上的星宿爲鬭牛,鬭牛墟即指星宿所在的地方。 青氈(zhān):藍色的氈子,用來鋪地或做帳篷。 金騕(yāo)騅(zhuī):形容馬的顔色非常美麗。 揮毫:指揮動毛筆寫字。 玉蟾蜍(chán chú):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狀像青蛙,有角,有毛,有翅膀。 天祿:指高官厚祿。 石渠:指石渠閣,古代名士聚集之地。 松楸:指松樹和楸樹。 桑梓:指故鄕。 沙頭:地名,古代南京的一処景點。 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楊雄:唐代著名文學家。
繙譯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帝王居住的地方,美麗的景色傳頌至今無法超越。這裡的氣息依舊充滿著帝王的威嚴,地勢險峻如同龍虎交戰的地方。藍色的氈子鋪成的客房裡,客人們感到憂愁無法釋懷,而那些已經白發蒼蒼的人卻在廻鄕的路上感到無比的快樂。一同駕馭馬車來的金色駿馬,頻繁地在玉蟾蜍下揮動著毛筆。學識淵博的兄長追求著高官厚祿,而才華出衆的弟弟名聲已經傳遍石渠閣。一起掃除過雨露的松樹楸樹,一同依靠著故鄕的桑梓安居。在沙頭品嘗完美酒後,江上的帆船開始啓航,一衹小船剛剛開始航行。李白的詩歌誰來傳頌,楊雄的賦文卻衹能自吹自擂。在這個鞦日,看著南飛的大雁,明年春天又會想起遊動的鯉魚。在石井峰前讀書的地方,也許會有飛夢到茅廬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楊文開歸金陵的情景,通過對金陵的描繪,展現了南京的古老和壯麗;通過對兄弟情誼的描寫,表達了對友誼和家鄕的眷戀;最後以李白和楊雄的對比,表現了對文學才華的贊美和自我調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家鄕和文學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