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哀十首

· 李江
桑榆晚影自淒涼,泣月悲風問彼蒼。 中饋甘爲荊布拙,寒門未識綺羅香。 同聲同氣成虛事,宜室宜家了一場。 脩短有期雖古語,桑榆晚影自淒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桑榆(sāngyú):指夕陽的影子。泣月:哭泣的月亮。彼蒼(bǐ cāng):指天空。中饋(zhōng kuì):中等的飯食。荊布(jīng bù):粗糙的布料。綺羅(qǐ luó):華麗的綢緞。

翻譯

夕陽的影子顯得淒涼,月亮似乎在哭泣,風兒在問詢天空。吃的是普通的飯食,穿的是粗糙的布料,家境貧寒,不懂得華麗的綢緞之香。大家說着同樣的話,做着同樣的事,但卻都是虛幻的。適合的房屋,適合的家庭,都只是一場空幻。人生的長短有着既定的時限,夕陽的影子顯得淒涼。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夕陽下的淒涼景象,表達了生活中的平凡與無奈。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將人生的無常和現實的殘酷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反覆出現的「桑榆晚影自淒涼」一句,通過影子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喚起人們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讓人不禁感嘆生活的無常和變化。

李江

李江,字朝宗,號亦山。開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舉人。任廣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當道,罷歸。有《亦山先生遺稿》四卷。清道光《肇慶府志》卷一八、民國《開平縣誌》卷三二有傳。李江詩,以李文約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遺稿》爲底本。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