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少年嘗許足三冬,盤錯孤根老未逢。 自昔雞羣多笑鶴,何來犬格欲馴龍。 功名暫且歸公等,懷抱終□□阿儂。 千古蓬茆原有事,休言得意盡歌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根:指孤立的根,比喻孤獨無助。
  • 犬格:指狗的品性,比喻人的性情。
  • 阿儂(ā nóng):指親近的人,朋友。
  • 蓬茆(péng máo):指茅草和竹子,比喻平凡的生活。
  • 歌橦(gē tóng):指歌唱和舞蹈,比喻歡樂。

翻譯

少年時曾許下三年的志向,卻錯綜複雜,孤獨無人相助。 自古以來,雞羣常常嘲笑孤立的鶴,爲何現在狗的性情卻想要馴服龍呢。 功名暫且歸於公共,心中卻一直想着親近的朋友。 千古間平凡的生活本就有它的事情,不要說得意盡情歌唱舞蹈。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對少年時期志向與現實的對比,揭示了人生中的孤獨與迷茫。詩人以雞、鶴、狗、龍等動物隱喻人生中的不同境遇和人際關係,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然態度,強調了平凡生活中的真實與快樂。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