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

黃河北渡氣悲涼,令節空逢旅思長。 豈有茱萸對風雨,秪愁豺虎偪封疆。 苔華撲地千層白,楊柳連天數葉黃。 卻憶香山好詩句,一年年倍惜重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古代重陽節,又稱踏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 茱萸(zhūyú):一種植物,葉子可用來祛風寒,象徵辟邪。
  • 豺虎(cháihǔ):指兇惡的野獸。
  • 撲地:指花朵盛開的樣子。
  • 香山:地名,位於北京西北,有賞秋勝地之稱。

翻譯

重陽節那天,我在黃河北岸感到一股淒涼之氣,空蕩蕩的節日裏充滿了思鄉之情。茱萸葉雖然無法抵擋風雨,但我只擔心豺虎侵襲封疆。地上滿是白色的苔蘚,天空中的楊柳葉漸漸變黃。我卻回憶起香山上美好的詩句,每年的重陽節倍感珍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的淒涼之感,通過黃河北渡的景色和心情,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和傳統節日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表達了對家鄉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懷念之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節日的重視和對家鄉的眷戀。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