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澗西橋同谷王貞伯子山聞持樹

石橋碧澗又斜暉,人有高情寄翠微。 入坐秋聲催葉下,當杯宿鳥亂雲歸。 僧無俗韻供排笑,酒散涼風恣指揮。 昏赤穿林燈影細,草頭零露遍濡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飲澗:在溪澗邊喝水
貞伯:指貞觀伯李靖,唐代名將
斜暉:斜斜的陽光
高情:高尚的情操
翠微:翠綠的微光
秋聲:秋天的聲音
宿鳥:夜晚棲息的鳥
俗韻:世俗的韻味
指揮:支配、控制
昏赤:黃昏時分
濡衣:沾溼衣服

翻譯

在石橋旁的碧綠溪澗,夕陽斜斜,人們心懷高尚情操,寄託着翠綠微光。坐下來,秋天的聲音催促着樹葉飄落,舉杯留宿的鳥兒在亂雲中歸巢。僧人沒有世俗的味道,笑對排場,酒散後,涼風自由地指揮着。黃昏時分,紅燈穿過樹林,細細的光影,草地上零零落落地沾溼了衣衫。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美好的場景,通過描寫石橋、溪澗、夕陽、樹葉、鳥兒、僧人、酒和涼風等元素,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畫面。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清新的環境中,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寧靜。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