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司李乞江瑤柱答詩索和用韻

西馳怒嶺似承莖,懶出渾如坐樹鶯。 嚼得新詩清且旨,車螯螺蛤敢爭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司(wú sī):指吳興(今浙江湖州)的官員。
  • 李乞(lǐ qǐ):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 江瑤柱(jiāng yáo zhù):指江邊的美玉柱子,比喻李白的詩文。
  • 怒嶺(nù líng):指憤怒的山嶺。
  • 承莖(chéng jīng):指承受着憤怒的山嶺。
  • 坐樹鶯(zuò shù yīng):比喻坐在樹上的鳥兒,形容不願意出來。
  • (jué):品味。
  • 車螯螺蛤(chē áo luó gé):指蚌、螺、蛤三種貝類。
  • 爭鳴(zhēng míng):比喻爭相發表聲音。

翻譯

西去怒嶺彷彿是在承受憤怒,懶得出來就像坐在樹上的鳥兒一樣。品味着新寫的詩清新而有味道,就像貝類中的蚌、螺、蛤也不敢爭相發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李白詩文的讚美之情。詩中通過怒嶺、坐樹鶯等比喻,表達了李白詩文的高妙之處,形象生動。詩人沈守正以此表達了對李白詩歌的敬佩之情,讚美其詩作清新脫俗,意境深遠。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