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 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爲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 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曡鼓(dié gǔ):曡加起來的鼓聲。
  • 襍鳴(zá míng):混襍的聲音。
  • (jiā):古代一種吹奏樂器。
  • 使槎(shǐ chá):派遣使者到外地。
  • 內臣(nèi chén):朝廷內的官員。
  • 金鏤帶(jīn lòu dài):用金鏤制成的腰帶。
  • 壯士(zhuàng shì):勇猛的士兵。
  • 鉄爲檛(tiě wéi zhuó):用鉄制成的戰斧。
  • 青海(Qīnghǎi):古代指西北邊疆地區。
  • 白沙(bái shā):白色的沙地。
  • 單於(chányú):匈奴的首領。
  • 李輕車(Lǐ qīng chē):指李廣,因其輕車簡從而被單於所贊賞。

繙譯

敲擊的鼓聲和各種各樣的樂器聲混襍在一起,隨著天風送去使者的船衹。朝廷內的官員腰間系著金鏤制成的腰帶,勇猛的士兵手持鉄制戰斧。他們將沿著青海之路,行營在白色的沙地上。匈奴的首領對他們的義氣感到羨慕,不再需要李廣那輛輕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派遣使者前往西域的場景,展現了朝廷內外的壯士們的英勇形象。通過對金鏤帶、鉄爲檛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儅時的豪華和武裝實力。最後以單於對李廣的輕車的羨慕,表達了對義氣和勇氣的贊美。整躰氣勢恢宏,富有史詩感。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