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旃檀(zhān tán):一種香木,常用於製作佛像或佛具。
- 靈牙:指佛牙,佛教中認爲佛牙具有神聖的意義。
- 中天尊者:指佛教中的高僧或佛。
- 瑩色(yíng sè):光亮透明的顏色。
- 舍利: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的遺骨,被認爲是聖物。
- 金剛:佛教中的護法神,象徵堅固不壞。
- 廣長舌:佛教中形容佛陀說法時的舌頭,象徵能說遍一切法。
- 嚼咀(jiáo jǔ):咀嚼,這裏比喻深入理解佛法。
- 震雷車:比喻聲音響亮,如同雷聲。
翻譯
在旃檀木製的小盒中珍藏着神聖的佛牙,它來自天上的尊者之家。這佛牙的光澤冷冽如秋夜的月光,真實的光芒閃耀如同晚霞。它與舍利本質相同,沒有區別,可能是金剛的事蹟有所不同。還記得佛陀用廣長舌左右說法,深入咀嚼佛法,聲音如同風雨中的雷車般震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佛牙的神聖與莊嚴,通過「旃檀奩裏貯靈牙」和「瑩色冷侵秋夜月」等句,展現了佛牙的珍貴與光輝。詩中「本同舍利原無別」一句,強調了佛牙與舍利的神聖性相同,而「疑是金剛事有差」則暗示了佛牙的特殊地位。結尾的「嚼咀風雨震雷車」生動地描繪了佛陀說法的場景,表達了佛法深奧與震撼人心的力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佛牙的神聖與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