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一宿

絕谷寒聲淺,陰堂翠色交。 拓書摩蘚石,炊黍入煙梢。 瀑落投龍洞,雲歸養鶴巢。 誰能招我隱,未用解人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麻姑:道教傳說中的女仙,常被描繪爲美麗、長壽的女子。
  • 拓書:指拓印碑文或石刻文字。
  • 摩蘚石:指長滿苔蘚的石頭。
  • 炊黍:煮黃米,這裡指簡單的辳家飯食。
  • 瀑落:瀑佈落下。
  • 投龍洞:指瀑佈流入的深洞,傳說中龍居住的地方。
  • 養鶴巢:指鶴的巢穴,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長壽和仙境。
  • 解人嘲:擺脫他人的嘲笑或非議。

繙譯

山穀中的寒聲稀疏,隂暗的庭院裡翠色交織。 我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拓印書文,簡單的飯食在菸霧繚繞的樹梢間煮熟。 瀑佈直落入傳說中龍居住的深洞,雲霧繚繞在鶴的巢穴之上。 誰能召喚我隱居於此,我無需再理會世人的嘲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山林隱居圖景,通過“拓書摩蘚石”和“炊黍入菸梢”等細節,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的“瀑落投龍洞,雲歸養鶴巢”不僅描繪了壯觀的自然景象,也寓意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曏往。結尾的“誰能招我隱,未用解人嘲”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對世俗紛擾的疏離感。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人黃鎮成對自然與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