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竹居

· 黃玠
好風從東來,吹我石上竹。 取琴竹下彈,希聲不成曲。 桃李正無言,世人自相逐。 繁華此何時,所貴君子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希聲:指聲音微弱。
  • 不成曲:指彈奏的琴聲不連貫,不成曲調。
  • 無言:指桃李不言不語,靜靜地開放。
  • 相逐:相互追逐,指人們追逐桃李的美麗。
  • 繁華:指世間繁華景象。
  • 所貴:所重視的。
  • 君子獨:指君子獨善其身,不隨波逐流。

翻譯

好風從東方吹來,輕撫我石上的竹子。 我在竹下取琴彈奏,但聲音微弱,不成曲調。 桃李靜靜地開放,不言不語,而世人卻在追逐它們的美麗。 在這繁華的世間,何時纔是盡頭?我所珍視的是君子的獨立品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風吹竹林、琴聲微弱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淡漠和對君子獨立品格的追求。詩中「好風從東來,吹我石上竹」以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清新脫俗的氛圍。「取琴竹下彈,希聲不成曲」則通過琴聲的微弱,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超脫。後兩句「桃李正無言,世人自相逐」對比了桃李的靜默與世人的喧囂,突出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疏離感。最後一句「繁華此何時,所貴君子獨」點明瞭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君子獨立品格的崇尚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超脫世俗的情懷。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