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 黃玠
江左言風流,王謝爲稱首。 謐既坐奸回,澹亦虧節守。 清談本廢事,何物非芻狗。 不忍書義熙,侃獨有佳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王謝:指東晉時期的王導和謝安,兩位都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以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著稱。
  • :指晉代文學家、政治家王謐,其人品不佳,有奸詐之名。
  • :指晉代文學家、政治家謝澹,其節操有虧。
  • 清談:指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以談論玄學、哲學爲主的社交活動,常被批評爲不務實。
  •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祭祀後即棄之不用,比喻無用之物。
  • 義熙:晉安帝的年號,這裏可能指代晉朝的政治狀況。
  • :指晉代名臣陶侃,以忠誠、勤勉著稱。
  • 佳後:優秀的後代。

翻譯

在江東地區,談論風流人物時,王導和謝安是首屈一指的代表。然而,王謐因奸詐而聲名狼藉,謝澹也因節操有失而受人詬病。那些清談不過是廢事,世間萬物又有何物不是無用之物呢?我不忍心記錄義熙年間的政治,但陶侃卻有優秀的後代,獨樹一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東晉時期幾位著名人物的評價,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和政治狀況的看法。詩中,「王謝」雖爲風流人物的代表,但作者指出他們的後代王謐和謝澹的品行問題,批判了清談之風的無用。最後,作者對陶侃的讚揚,體現了對忠誠和勤勉品質的推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道德價值的堅持。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