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瑋來奔父喪寫憂四首

· 黃玠
弟從江東來,沉痾僅能起。 慟哭我先人,旅櫬在千里。 喪期豈無數,傭力方有俟。 人命終若倚,吾衰復如此。 墮淚下承睫,覽鏡拂鉛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弟瑋:黃玠的弟弟,名瑋。
  • 奔父喪:趕回家中處理父親的喪事。
  • 寫憂:抒發憂愁。
  • 沉痾:指重病,這裏指弟弟身體不好。
  • 慟哭:極度悲痛地哭泣。
  • 旅櫬:指暫時停放在外的棺材。
  • 傭力:指依靠勞力維持生計。
  • 有俟:有所期待。
  • 人命終若倚:人的生命最終如同依靠在脆弱的東西上。
  • 吾衰復如此:我(黃玠)的衰弱也如此。
  • 墮淚:流淚。
  • 承睫:眼淚滴落在睫毛上。
  • 覽鏡拂鉛水:照鏡子時,擦去臉上的淚水。

翻譯

弟弟從江東趕來,雖然身患重病但勉強能夠起身。 我們極度悲痛地哭泣,因爲父親的棺材還遠在千里之外。 喪期本有定數,但生活的重擔正等待我們去承擔。 人的生命最終如同依靠在脆弱的東西上,我的衰弱也如此。 淚水滴落在睫毛上,我照鏡子時,擦去臉上的淚水。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黃玠在父親去世時的深切悲痛和對生活的無奈。詩中,「弟從江東來」一句,既表達了弟弟的孝心,也暗示了家庭的困境。通過「慟哭我先人,旅櫬在千里」描繪了喪父之痛和喪事處理的艱難。後文「人命終若倚,吾衰復如此」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生命脆弱和自身衰弱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家庭變故的深切感受。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