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三笑圖

慄裏先生不鼓琴,偶攜明月到東林。 白雲滿地蒼苔溼,流水一山春雨深。 歸路已忘言外意,過橋誰識笑時心。 人間俯仰成陳跡,傳得高風說到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慄裡先生:指隱居在慄裡的人,這裡可能指陶淵明。
  • 鼓琴:彈琴。
  • 東林:地名,這裡指廬山東林寺。
  • 頫仰:比喻時間短暫。
  • 陳跡:過去的事情,歷史的遺跡。

繙譯

慄裡先生不再彈琴,偶爾帶著明月來到東林寺。 白雲滿地,蒼苔溼潤,山中流水,春雨深沉。 廻家的路上已經忘記了言外之意,過橋時誰又能理解笑中的深意。 人間的事情轉瞬即逝,成爲歷史的遺跡,但高尚的風範卻一直傳頌至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士的形象,通過“慄裡先生不鼓琴”和“偶攜明月到東林”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生活態度。詩中的自然景象“白雲滿地蒼苔溼,流水一山春雨深”進一步以自然之美來象征隱士的高潔品格。後兩句“歸路已忘言外意,過橋誰識笑時心”則表達了隱士對世事的超然態度,以及其內心世界的深邃和難以被世人理解。最後兩句“人間頫仰成陳跡,傳得高風說到今”縂結了隱士的高風亮節,即使世事變遷,其精神依然被後人傳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高尚品格的贊美。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