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元善赴北清江新雁圖

江南春水拍天齊,鴻雁成行向北飛。 未必雲山便相隔,秋風還帶夕陽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雁:大雁,一種候鳥,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或傳遞書信的使者。
  • 雲山:雲霧繚繞的山,這裏指遙遠的地方。

翻譯

江南的春水波光粼粼,與天際相接, 成羣的大雁排成行,向着北方飛翔。 即便雲霧繚繞的山巒看似將我們隔開, 秋風仍會攜帶着夕陽的餘暉,帶回遠方的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南春水與北飛大雁的景象,通過「鴻雁成行向北飛」表達了遠行的意味。詩中「未必雲山便相隔」一句,巧妙地運用了反語,表達了即使距離遙遠,也有相聚的可能。最後一句「秋風還帶夕陽歸」則寄託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期盼,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