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子昂五花馬圖

趙公馬癖如鄧公,曾騎賜馬真龍驄。 漚波亭上風日靜,想像天廄圖真龍。 烏雲滿身雲滿足,紫焰珠光奪雙目。 九花風細虯欲飛,五色波清錦初浴。 只今買骨黃金臺,圉家豢牧皆駑材。 將軍臨陣託生死,照陵石馬空遺哀。 此圖年深神亦化,後來何人誇筆亞。 不見真龍空見畫,猶得千金索高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公:指趙孟頫,元代著名書畫家。
  • 馬癖:對馬的特別愛好。
  • 鄧公:指鄧瘉,唐代著名馬術家。
  • 龍驄:指駿馬,形容馬的雄壯。
  • 漚波亭: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天廄:皇家馬廄,指皇家養馬的地方。
  • 烏雲:形容馬毛色黑亮如烏雲。
  • 紫焰珠光:形容馬的眼睛明亮如紫色的火焰和珍珠。
  • 九花風:形容馬的鬃毛飄逸如九朵花。
  • 五色波:形容馬的毛色五彩斑斕。
  • 買骨黃金台:指古代燕昭王買千裡馬骨的故事,比喻求賢若渴。
  • 圉家:指養馬的人家。
  • 豢牧:飼養和放牧。
  • 駑材:指劣馬。
  • 照陵石馬:指陵墓前的石馬,象征著逝去的煇煌。
  • 筆亞:指畫技。

繙譯

趙公對馬的愛好如同鄧公,曾經騎乘過真正的賜馬,那馬如同真龍一般雄壯。在漚波亭上,風和日麗,我試圖想象皇家馬廄中的真龍駿馬。那馬全身烏雲般的黑亮毛發,眼睛明亮如紫色的火焰和珍珠。它的鬃毛飄逸如九朵花,在風中輕輕搖曳,毛色五彩斑斕,倣彿剛剛沐浴在清澈的錦波之中。如今,即使像燕昭王那樣在黃金台上求購千裡馬的骨頭,養馬的人家所飼養的也衹是劣馬。將軍在戰場上將生死托付給這樣的馬,而陵墓前的石馬衹能空畱遺哀。這幅畫已經年代久遠,馬的神韻似乎也隨之變化,後來的畫家有誰能誇耀自己的畫技能與之媲美呢?看不到真正的龍馬,衹能看到這幅畫,即便如此,它仍然價值千金,索要高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趙孟頫所畫五花馬圖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馬的深厚情感和對畫作的高度評價。詩中,“烏雲滿身雲滿足,紫焰珠光奪雙目”等句,生動描繪了馬的雄壯與美麗,躰現了詩人對馬的細致觀察和深刻理解。同時,通過對“買骨黃金台”和“照陵石馬”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與歷史的感慨,以及對真正英才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畫作的贊美,也是對時代精神的反思。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