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於清叔二首

· 楊翮
暖沁香篝宿火溫,絳紗紅燭照黃昏。 自憐不廢千金夜,帳底吹笙倒玉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沁(qìn):滲透。
  • 香篝(gōu):燻籠,古代用來燻香或取煖的器具。
  •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
  • 絳(jiàng)紗:深紅色的紗帳。
  • 玉尊:玉制的酒盃,這裡指酒盃。

繙譯

溫煖的香氣滲透著燻籠,隔夜的火依舊溫熱,深紅色的紗帳和紅燭照亮了黃昏。我自憐自愛,不願浪費這千金難買的夜晚,在帳篷底下吹著笙,擧起玉盃暢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溫馨而奢華的夜晚場景,通過“煖沁香篝”和“絳紗紅燭”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溫煖而明亮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表現出一種自得其樂、享受生活的態度,通過“自憐不廢千金夜”和“帳底吹笙倒玉尊”的描寫,傳達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溫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楊翮

元上元人,字文舉。楊剛中子。承其家學。工古文。初爲江浙行省掾,歷江浙儒學提舉,遷太常博士。有《佩玉齋類稿》。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