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燕飲

· 楊翮
閒居眷芳春,況乃修禊時。 羣賢畢傾蓋,招宴酬素期。 華館挹奇觀,嘉席延多儀。 蘭芬揚光風,藻色涵晴漪。 末座聆高談,雅抱攄遐思。 雖微絲與竹,清興良足怡。 畫舸翳中沚,繁聲流四涯。 俗情豈無樂,斯意非所知。 千載一勝賞,繼此當復誰。 達者解其會,浩飲寧須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修禊(xiū xì):古代在農曆三月初三舉行的祭祀活動,以祈求消除不祥。
  • 傾蓋:原指車蓋相傾,比喻朋友相遇,親切交談。
  • (yì):汲取,引申爲欣賞。
  • 遐思:深遠的思考。
  • (yì):遮蔽。
  • (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翻譯

閒居時眷戀着芳春的氣息,尤其在這修禊的時節。 衆多賢士齊聚,親切交談,舉辦宴會以實現平素的期待。 華麗的館舍中欣賞着奇妙的景觀,美好的宴席上延請了許多嘉賓。 蘭花的芬芳在和風中飄揚,藻類的色彩在晴朗的水波中閃耀。 坐在末座聆聽高深的談論,敞開心扉抒發深遠的思考。 雖然沒有絲竹樂器的伴奏,但清雅的興致足以令人愉悅。 彩繪的船隻遮蔽了水中的小島,繁複的聲響在四周流淌。 雖然俗世中也有樂趣,但這種意境並非人人能理解。 千載難逢的盛事,繼此之後又將是誰來繼承。 通達之人懂得其中的真諦,豪飲又何必推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上巳日(農曆三月初三)的宴飲場景,通過「修禊」、「傾蓋」、「嘉席」等詞語,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雅集盛況。詩中「蘭芬揚光風,藻色涵晴漪」等句,以自然景物的美妙來象徵宴會的和諧與高雅。結尾處「達者解其會,浩飲寧須辭」表達了詩人對於這種文化盛事的珍視和對於豪飲的豁達態度,體現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追求。

楊翮

元上元人,字文舉。楊剛中子。承其家學。工古文。初爲江浙行省掾,歷江浙儒學提舉,遷太常博士。有《佩玉齋類稿》。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