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蟠石歌爲濮樂閒司令作
吾聞萬物之精上浮爲列星,天星之精墮地或爲石。
異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測。我疑芒碭赤帝子,披劍斫地白蛇死。
老嫗夜哭天不聞,羣小連蜷化爲此。又疑愚公移山時,此物慾與山俱飛。
蒼黃不及蛻皮骨,操蛇之神手脫遣。年多物變形質在,豈有毒心猶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類蘄州花。徂徠小松葉如發,一龍五蛇相紐結。
咫尺常疑雷雨來,尋常頗耐冰霜冽。醉李主人初得之,舉杯彈琴詠新詩。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蛇蟠石:一種形狀似蛇盤繞的石頭。
- 列星:排列在天空的星星。
- 芒碭赤帝子:指漢高祖劉邦,傳說他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
- 披劍斫地:揮劍砍地。
- 老嫗夜哭:傳說中白蛇死後,其母夜哭。
- 連蜷:蜷曲相連。
- 愚公移山: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愚公決心移山。
- 蒼黃:匆忙,慌張。
- 蛻皮骨:蛇蛻皮的過程。
- 操蛇之神:指神話中操縱蛇的神靈。
- 睨:斜視。
- 蚺:一種大蛇。
- 巴:巴蛇,古代傳說中的大蛇。
- 蘄州花:蘄州產的一種花,此處形容蛇蟠石的顏色。
- 徂很:山名,此處指山中的小松樹。
- 一龍五蛇:形容松樹枝葉的形狀。
- 雷雨:雷電和雨。
- 冰霜冽:冰冷。
- 醉李主人:指濮樂閒司令,因其得到蛇蟠石而作詩。
- 元章:指元代的書法家趙孟頫,此處可能指其對石頭的癡迷。
翻譯
我聽說萬物的精華上升成爲天上的星星,而天星的精華落到地上可能變成石頭。這蛇蟠石真是奇特,它的來歷不是人所能測度的。我懷疑這是漢高祖劉邦斬殺白蛇的地方,白蛇死後,老婦人夜哭,天聽不到,一羣小人蜷曲相連化成了這塊石頭。又懷疑這是愚公移山時,這塊石頭想要與山一起飛走,匆忙中來不及蛻皮,操蛇的神靈手一鬆就留下了它。多年過去,它的形狀還在,難道它的毒心還未改變?看它既不是蚺也不是巴,雪白的顏色正像蘄州的花。徂徠山的小松樹葉子細如髮絲,一棵松樹上有五條蛇形的枝條纏繞。近看常讓人懷疑會有雷雨來臨,平常卻很耐得住冰霜的寒冷。醉李主人初次得到它,舉杯彈琴詠唱新詩。即使能優雅地拜見也不俗氣,不可輕易嘲笑元章的癡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蛇蟠石的描繪,展現了其神祕和奇特的特質。詩中融合了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如劉邦斬白蛇、愚公移山等,賦予了石頭以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詩人通過對石頭的形態、顏色和可能的來歷的想象,表達了對自然界奇異現象的敬畏和好奇。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藝術和自然美的欣賞,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繼承。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