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精丸炷火灼丹田中

· 黃玠
仙人掌上水精丸,摘得金莖秋露顆。 亦同陽燧大蛤珠,摩挲向日出真火。 冰臺作炷丹田宮,流光直射如血紅。 梅花一夜孤根暖,卻笑小還無近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精丸:一種傳說中的仙藥,由水精製成,具有神奇的功效。
  • 金莖:金色的莖,這裏指仙草的莖。
  • 秋露:秋天的露水,常被認爲是純淨的象徵。
  • 陽燧:古代用來取火的器具,形似大蛤,故稱大蛤珠。
  • 摩挲:輕輕地摩擦。
  • 冰臺:指冰冷的檯面,這裏可能指煉丹的檯面。
  • 丹田宮:道家術語,指人體臍下三寸的地方,是修煉內丹的重要部位。
  • 流光:流動的光芒。
  • 小還:指修煉過程中的小成就。

翻譯

仙人掌上的水精丸,摘取自金色的仙草莖上的秋露。 它如同陽燧製成的大蛤珠,經過摩擦,日出時便能生出真火。 在冰冷的檯面上點燃,光芒直射丹田,紅如鮮血。 一夜之間,梅花孤根回暖,卻笑那小小的修煉成就無甚進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神祕的煉丹過程,通過水精丸、金莖秋露等意象,展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詩中「摩挲向日出真火」一句,生動地描繪了煉丹的神奇過程,而「流光直射如血紅」則形象地表現了煉丹時產生的強烈光芒。最後,通過梅花的孤根回暖,暗示了修煉雖有小成,但仍需努力,表達了對修煉之路的深刻理解和期待。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

黃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