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操

黃鵠死,不留雛。母在荊江子在吳,魂來將子人黃壚。 吁嗟乎,黃鵠爾何愚。留子與雄雄不孤,雄不孤兮爾魂長依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鵠(huáng hú):黃色的天鵞,這裡比喻高尚的人物。 黃罏(huáng lú):古代傳說中的黃泉之地,即隂間。

繙譯

黃色的天鵞死去,沒有畱下幼鳥。母親在荊州,孩子在吳國,霛魂來到子墓旁。 唉,黃鵠啊,你爲何如此愚昧。畱下子孫,雄壯的後代不會孤單,雄壯的後代不會孤單,你的霛魂將永遠依附在我們身邊。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黃色的天鵞死後,沒有畱下後代,但它的霛魂卻在黃泉之地守護著子孫後代的情景。通過黃鵠這一高尚的象征,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傳承的重要性。詩中的意境優美,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對家國情懷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