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惠陽俞別駕

羅浮多年無主人,惠陽太守今如神。 公與臥治同清靜,風流文采俱仙真。 左江右湖日掛笏,訟堂無事官長貧。 王祥聲名起別駕,良二千石猶逡巡。 股肱之郡貴公等,朱轓不日閒行春。 芙蓉四百且登陟,葛洪鮑靚招爲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羅浮(luó fú):傳說中的仙山名,位於南海之中,相傳仙人居住其中。 風流文采俱仙真:指才華出衆,風度翩翩,與仙人相比也不遑多讓。 掛笏(guà hù):古代官員出行時所攜帶的象徵官職的令牌。 訟堂(sòng táng):指審理案件的地方。 王祥:傳說中的忠臣,因清廉而聞名。 千石:古代官職名,一種官職等級。 股肱之郡:指重要的郡治所。 朱轓(zhū fān):古代官車,用以載送重要官員。 芙蓉(fú róng):一種美麗的花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葛洪(gě hóng)、鮑靚(bào liàng):指古代著名的道士。

翻譯

送別惠陽太守俞公 羅浮山多年無人居住,惠陽太守如今宛如神明。 俞公與我同心治理,清靜寧靜,才華出衆如仙人。 左江右湖的日子從早到晚,審訟堂裏官員們無事,官長卻貧困。 王祥的名聲崇高,被任命爲別駕,但卻猶豫不決。 這個郡治地位顯赫,官員們乘坐着華麗的朱轓,每日都在春天裏閒逛。 芙蓉花開四百朵,葛洪和鮑靚成爲了鄰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惠陽太守俞公的場景,通過對當時官員們的生活狀態和環境的描寫,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俞公的敬重和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描繪細膩,展現了作者對俞公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官場的一些現實問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