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秦繆伐西戎,開地千餘裏。 天王賀金鼓,攘夷甚光美。 用譎得繇餘,遂以霸西鄙。 不忍舍良臣,收之同穴死。 身沒猶愛才,泉下須輔理。 哀哀黃鳥詩,豈足知君子。 殺身殉令名,兼以報知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秦繆(miào):秦始皇的名字,這裏指秦始皇;伐(fá):征討;西戎:西方的戎族;賀(hè):祝賀;金鼓:古代用金銅製成的鼓;攘(rǎng):征服;夷(yí):指外族;譎(jué):狡猾;繇(yáo):才能;霸(bà):稱霸;西鄙(bǐ):西部邊疆;舍(shě):拋棄;良臣:忠臣;同穴(xué):同一個墳墓;黃鳥:傳說中的神鳥;殉(xùn):爲某事而死;令名:名譽;知己:知音。

翻譯

秦始皇征討西方的戎族,開拓了千餘里的土地。天王祝賀他的成就,征服外族的壯麗光輝。他用狡猾的手段獲得了才能的餘地,從而稱霸了西部邊疆。他不忍心拋棄忠臣,與他們同葬一墳。即使身亡,也珍愛才能,希望在泉下繼續輔佐治理。黃鳥的哀歌,又豈能理解君子的心志。甘願犧牲生命來維護名譽,也要報答知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秦始皇征討西戎的壯舉,展現了他的權謀和霸業。詩中表現了秦始皇對才能的珍視,以及對忠臣的不捨,體現了一種忠君愛才的情懷。同時,詩中也反映了古代人對名譽和友情的珍視,展現了一種忠誠和報恩的精神。整體氛圍莊嚴肅穆,表達了對英雄事蹟的讚美和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