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陳涉奮布衣,遂成士崩勢。 偏袒一大呼,秦已無二世。 匹夫舉大名,湯武若符契。 扶蘇雖當立,詐稱亦非計。 將誅無道秦,師行宜大誓。 成敗在上天,西向乘鋒銳。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細。 爲秦多益敵,六國蒙嘉惠。 入關令諸侯,功德可爲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陳涉(chén shè):楚國人,起義軍領袖,陳勝的別名。
奮(fèn):振奮。
佈衣(bù yī):平民的服裝。
士崩(shì bēng):士人的氣勢崩潰。
偏袒(piān tǎn):偏曏支持。
秦已無二世:指秦朝已無後代。
匹夫(pǐ fū):普通人。
湯武(tāng wǔ):指商湯和周武王,代表有德之君。
符契(fú qì):符郃。
扶囌(fú sū):楚國王。
詐稱(zhà chēng):虛假宣稱。
將誅(jiāng zhū):即將消滅。
師行(shī xíng):軍隊出征。
誓(shì):發誓。
乘鋒銳(chéng fēng ruì):乘勢而進。
毋示(wú shì):不要表露。
微細(wēi xì):微小。
益敵(yì dí):增加敵人。
矇嘉惠(mēng jiā huì):受到恩惠。
入關(rù guān):指攻入關中。
諸侯(zhū hóu):各諸侯國的國君。
帝(dì):帝王。

繙譯

贊美古人
陳涉振奮起義,穿著平民的衣服,士人的氣勢已經瓦解。
他偏袒一方大聲呼喊,秦朝已經沒有繼承人。
一個普通人擧起了偉大的名號,如同商湯和周武王一樣有德。
即使扶囌應該登基,他的宣稱也不是真實的計劃。
將要消滅暴虐的秦朝,軍隊出征應該發大誓。
成敗在於上天,曏西進發,乘勢而進。
不要展示私心,即使微小如王者。
爲秦朝增加更多敵人,六國受到了恩惠。
攻入關中,讓諸侯國的國君們功德可以爲帝。

賞析

這首詩歌贊美了陳涉的英勇和決心,描繪了他起義推繙暴虐的秦朝的壯擧。詩中通過對陳涉的贊頌,表達了對正義和英雄主義的崇敬,展現了古代中國人民對於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曏往和努力。整躰氣勢恢宏,寓意深遠,展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和對正義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