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

開陡船爭上,靈渠水滿時。 穿來自秦漢,流出注湘漓。 片雨添三尺,千峯繞一絲。 相思如此水,南北不相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渠:古代中國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連接湘江與灕江,是秦朝時期爲運輸軍隊和物資而開鑿的運河。
  • :這裏指船閘,用於調節水位,使船隻能順利通過高低不同的水面。
  • 湘漓:湘江和灕江,湘江是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灕江則是珠江的支流,兩者通過靈渠相連。
  • 片雨:形容雨量不大,只是短暫的小雨。
  • 相思:指深切的思念之情。

翻譯

在靈渠水滿的時候,船隻爭相通過陡峭的船閘。 這條運河自秦漢時期開鑿以來,水流穿行其間,最終匯入湘江和灕江。 一場小雨增添了三尺水深,千峯之間,水流如一絲細線般環繞。 我心中的相思之情,就像這條水流,雖然流向南北,卻無法相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靈渠的繁忙景象和其悠久的歷史,通過「開陡船爭上」生動展現了船隻爭先恐後通過船閘的場景。詩中「穿來自秦漢,流出注湘漓」不僅敘述了靈渠的歷史,也體現了其作爲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後兩句以「片雨」和「千峯」爲背景,將靈渠的水流比作相思之情,表達了深深的思念與無法相見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靈渠的深厚感情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