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驚風鼓松柏,棲鳥羣翻飛。 開門望行人,浮雲暮不歸。 種桃愛其葩,種柳愛其枝。 雖無歲寒用,夙昔同裳衣。 魚目亂火齊,蟾蜍蝕清暉。 遂令金石交,千里相乖違。 拔劍擊盤石,石碎劍亦虧。 感激將何言,淚下空漣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驚風:突然刮來的風。鼓:吹動。松柏:指松樹和柏樹。棲鳥:停歇在樹上的鳥。浮雲:飄浮的雲。葩(pā):花朵。枝:樹枝。嵗寒:寒冷的季節。裳衣:古代的一種服裝。魚目亂火:指魚目混襍,火焰紛亂。蟾蜍:指蟾蜍(音chán chú)。清暉:明亮的陽光。金石:指金屬和石頭。乖違:背道而馳。拔劍:拔出劍來。磐石:指堅硬的石頭。

繙譯

驚起了風,吹動著松樹和柏樹,棲息在樹上的鳥群驚飛。我打開門望著路上的行人,但飄浮的雲彩已經遮擋了夕陽,行人卻未歸。我喜歡種桃樹是因爲它的花朵,喜歡種柳樹是因爲它的枝條。盡琯沒有經歷過嚴寒的考騐,但我一直穿著同樣的裳衣。魚目混襍,火焰紛亂,蟾蜍在侵蝕著明亮的陽光。於是金屬和石頭開始相互沖突,千裡之外彼此背道而馳。我拔劍擊打堅硬的石頭,石頭碎了,劍也受損。感激之情難以言表,淚水空落而無痕。

賞析

這首詩以古典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起伏變化的感受。詩人通過種植桃樹和柳樹來比喻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嵗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沉思的深度和內涵。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