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璣先觀行堂成有賦

自我來建康,交遊得蔡子。 昆弟有四賢,鸞龍人所喜。 叔也新堂成,觀行名殊美。 洋洋祖父風,修身自詩始。 敦爾一家言,絃歌日盈耳。 二南與家人,其道相表裏。 化物以正風,風從花萼起。 汝曾守塘公,布衣格桑梓。 解橐息鬥爭,脊令因友悌。 長跪訟者前,依依若同體。 各得金與田,不知其所使。 有子二白賢,益務惇倫紀。 作令先聲教,文武爲張弛。 潛乎白蓮難,不戰戢奸宄。 贊畫薊遼軍,精明知彼己。 諸將服先幾,督師聽讒毀。 功可同丘山,言難合乳水。 一麾守雲朔,邊疆當重委。 至郡即巡行,鳴鏑羣披靡。 朝獵閼氏營,暮逼胡盧壘。 蒼鷹奮郅都,毛血灑千里。 強號亦已誅,正直清西鄙。 噤口有大璫,汗顏復御史。 天私一直臣,未從楊左死。 慷慨南渡初,安危實可倚。 區區職方郎,寧能掃國恥。 畫江作鴻溝,君臣忽泥滓。 冠掛司馬門,賊臣嘗髮指。 哀痛抱玉環,艱貞保金矢。 令子濟物心,委蛇聊一仕。 才爲異代用,俯仰亦知止。 當其宰甘泉,流亡盡耘耔。 正賦輒代輸,割肌救瘡痏。 秦人麋爛餘,一旦複肥美。 以最得股肱,兩郡無鞭箠。 憲府開幾時,林中藏玉趾。 白華孝養多,親串分滫瀡。 利害在鄉閭,一身任首尾。 大義雖秋毫,鬱若泰山峙。 清濁日沉冥,酒狂亦自擬。 爲詩以韜精,悲歌或變徵。 教汝弟與兄,多才無不似。 五經在大春,四海來鑿齒。 叔也開談林,天人探奧旨。 有客齊魯儒,金聲甚條理。 言易先圖書,稱詩去淫綺。 雅歌何翩翩,和平以受祉。 嗚鳥悅同聲,菉竹期有斐。 三閭隱士宗,相貽有蘭芷。 從茲至歲寒,芳馨長爾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蔡璣(cài jī):唐代文學家,有「蔡東蒙」之稱,擅長詩文。 昆弟:指同輩的兄弟。 鸞龍:傳說中鳳凰和龍,象徵吉祥。 新堂:指新建的堂宇。 洋洋:形容氣象宏偉。 祖父風:指祖輩的風範。 格桑梓:指本地的鄉里。 解橐:指卸下揹簍。 友悌:友愛親敬。 金與田:指財產。 惇倫紀:尊重親友的道德規範。 張弛:指嚴格和寬鬆。 白蓮:指清白無私。 戢奸宄:制止奸邪。 薊遼:指遼東地區。 幾:指小几。 胡盧:地名。 郅都:地名。 璫:古代的一種器物。 御史:古代官名,監察官。 楊左:指楊素。 職方郎:官名,地方官員。 畫江作鴻溝:比喻畫虎不成反類犬。 泥滓:指污泥。 司馬門:指宦官。 髮指:指指使。 玉環:古代貴族的裝飾品。 金矢:金制箭。 委蛇:低頭諂媚。 甘泉:地名。 耘耔:耕種。 輒:立即。 肌救瘡痏:割肉救瘡。 麋爛:指瘦弱。 肥美:指豐滿。 股肱:比喻得力的助手。 鞭箠:鞭打。 憲府:地名。 玉趾:比喻珍寶。 白華:白髮。 串分:連續。 滫瀡:水流。 首尾:始終。 秋毫:細毫。 泰山峙:比喻堅定不移。 沉冥:黑暗。 韜精:隱藏才華。 徵:音徵。 魯儒:指山東地區的儒家學者。 淫綺:淫蕩華麗。 翩翩:形容飄逸。 斐:美好。 三閭:古代傳說中的隱士。 蘭芷:指蘭草和芷草。 歲寒:指歲月的冷寂。

翻譯

蔡璣先生看到新建的行堂,寫了一篇賦。 我來到建康,結交到了蔡子。 昆弟們有四位賢人,如同鳳凰和龍一般受人喜愛。 叔也的新堂建成,觀行的名聲非常美好。 祖輩的風範浩蕩悠遠,從修身開始寫詩。 我們一家言談敦厚,琴歌聲音天天充滿耳邊。 二南和家人,他們的行爲言語相輔相成。 以正直的風化物,風從花瓣上升起。 你曾經守護過家鄉,身着樸素的衣裳,是本地的人。 卸下揹簍,停止爭鬥,讓背脊因着友愛而挺直。 長時間跪在訴訟者面前,親如兄弟一般。 各自得到金錢和田地,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有兩位賢明的白髮老人,更加努力遵守道義規範。 制定法令,先行教化,文武之事要適度。 潛心修煉清白無私之心,不與奸邪作戰。 讚美畫出遼軍的計謀,精明地瞭解敵我情況。 衆將領服從先賢的教誨,卻被讒言敗壞。 功績可以與山丘相比,言語卻難以融合如水乳。 一聲令下守衛雲朔,邊疆責任重大。 到達各郡就開始巡視,鳴鏑的士兵羣情激憤。 早晨狩獵在閼氏營地,傍晚逼近胡盧城堡。 蒼鷹振翅飛向郅都,毛血灑落千里。 強盜也已被誅殺,正直的人清除了西部的惡勢力。 閉口不言有大器,羞愧地成爲御史。 天子私下裏有一位忠臣,未曾跟隨楊素而死。 慷慨地南渡開始,安危實際上可以依靠。 區區的職方郎,怎能掃除國家的恥辱。 畫虎不成反類犬,君臣之間突然變得泥濘不堪。 戴上宦官的冠帽,叛臣曾經指使過他們。 悲痛地抱着玉環,艱難地保護着金制箭。 讓子孫心靈得到慰藉,委曲求全地做一番官職。 才華被異代所用,俯仰間也懂得適可而止。 當宰相在甘泉,流亡者盡心耕耘。 正當賦稅時代更替,割肉救治傷口。 秦人瘦弱的形象已經消失,一夜之間又變得豐滿美好。 得到最得力的助手,兩個郡無需鞭打。 憲府何時開放,林中藏着玉趾。 白髮孝養的人很多,親情連綿不斷。 利害關係在鄉里,一身責任始終。 大義雖然微不足道,卻像泰山一樣堅定。 清濁之間日漸模糊,酒醉時也自有打算。 以詩歌來掩飾才華,悲歌有時也變得高深。 教導弟弟和兄長,多才無不相似。 五經在大春,四海來尋找智慧。 叔也開啓了談林,探索天人之奧祕。 有客人來自齊魯,聲名甚是清晰有條理。 言語容易超越書本,稱頌詩歌遠離淫亂。 優美的歌聲飄飄然,和諧之中獲得幸福。 鳥兒高興地鳴叫,竹林期待有所成就。 三閭的隱士相互慰藉,相互交流有如蘭草和芷草。 從此到歲月寒冷,芬芳永遠如此。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蔡璣先生看到新建行堂後的感慨和讚美,以及對家族成員和朋友們的讚頌。詩中融入了對家族傳統、友情、忠誠、正直等價值觀的謳歌,展現了作者對家族和社會的責任感和情感表達。通過對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描繪,展現了唐代社會風貌和人情世故,體現了作者對家族、友情和忠誠的珍視和推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家族、友情和傳統價值的熱愛和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