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鏞州八景有序金溪夜月

洛水閩山並地鳴,殘書祠墓待修營。 三更北立千年訣,一日南行萬世盟。 衣鉢諸儒推闕里,伊吾六籍滿鏞城。 愧予宰割尋常事,猶帶依稀畏壘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鏞州八景:指古代鏞州地區的八大名勝景點。 洛水: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洛陽市。 閩山:古代地名,指今天的閩縣。 殘書祠墓:指殘破的書籍和祠堂墓地。 修營:修繕。 三更:古代時間單位,指夜裏的第三個時辰。 千年訣:指千年之約。 萬世盟:指萬世之盟。 衣鉢:指出家人的衣鉢,即僧侶。 諸儒:各位儒家學者。 推闕里:指推選入仕。 伊吾:指伊吾人,古代民族。 六籍:指六族。 鏞城:指鏞州城,古代城市。 宰割:指管理統治。 依稀:模糊。 畏壘:畏懼城牆。

翻譯

在洛水和閩山相接的地方,傳來悠揚的歌聲,殘破的書籍和祠堂墓地等待修繕。 夜深人靜時,北方立下千年之約,白晝間南行時,則是萬世之盟。 身爲僧侶的學者們被推選入仕,伊吾六族充滿了鏞州城。 我感到慚愧,管理統治對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仍帶有模糊的畏懼之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老城市的景象,洛水和閩山的美景,以及城市中的歷史遺蹟和文化傳承。詩人通過對城市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文化傳統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對比、象徵等,展現出詩人對城市的深情厚意。整體氛圍莊重而又富有詩意,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沉澱和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