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月樓

· 林光
團團壺嶠月高時,笑倚東樓一問之。 精魄本來無欠缺,神光何事有盈虧。 每憑杯酒傳深意,更著詩篇扣大疑。 萬古升沈看未了,不知造化主張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團團:圓圓的樣子
  • 壺嶠(hú jiào):高聳的山峯
  • 精魄(jīng pò):精神和靈魂
  • 欠缺:缺少
  • 神光:神祕的光芒
  • 盈虧:增減
  • 杯酒傳深意:通過飲酒傳達深刻的意義
  • 詩篇:詩作
  • 升沈(shēng chén):上升和下沉
  • 造化(zào huà):創造天地的力量

翻譯

問月樓 林光

圓圓的月亮高懸在峯嶠之上,我笑着倚在東樓,向它發問。 靈魂本來並不缺少什麼,神祕的光芒又何須增減。 每次舉杯飲酒都傳遞着深刻的意義,寫下的詩篇更是探究着重大的疑問。 萬古間的升降變化觀看不盡,不知道是誰主宰着天地的創造。

賞析

這首詩以問月樓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宇宙間萬物變化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月亮、靈魂、光芒等抽象概念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宇宙奧祕的探索和思考。詩人借問月樓之景,探討了人生的無常和宇宙的神祕,表達了對造化主宰力量的敬畏和思考。整體氛圍幽遠,意境深遠,給人以啓迪和思考。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