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三日同孫公燦李仲昌王彥升袁慎修康用舟王德啓遊適園晚歸

花時不必有花開,但得乘春便上臺。 略彷江鄉還曲水,欣逢勝日絕纖埃。 爽生夕氣雲侵坐,韻雜風聲鳥勸杯。 踏柳人歸妍在影,漸看斜月下城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仲春(zhòng chūn):指春季的中旬;燦(càn):明亮;彷(páng):彷彿;絕(jué):一絲不留;埃(āi):塵土;爽生夕氣(shuǎng shēng xī qì):清爽的夜氣;韻雜(yùn zá):聲音和諧多樣;妍(yán):美麗;城隈(chéng wēi):城市的周圍。

翻譯

仲春三天,與孫公、李仲昌、王彥升、袁慎修、康用舟、王德啓一起遊園,天色漸晚歸來。不一定要花兒盛開,只要能在春天裏登上臺階就好。彷彿置身江南,沿着曲曲折折的水道前行,欣喜地遇到美好的日子,一絲塵土也不剩。清爽的夜氣中,雲層漸漸籠罩着坐在那裏的人們,各種聲音和諧交織,鳥兒喚起大家舉杯暢飲。踏着垂柳,人們回家,美麗的身影在影子中閃現,漸漸看到斜斜的月亮掛在城市的周圍。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仲春時節一羣人一同遊園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人們的歡樂祥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清新與美好。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