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曲十首

金作飛龍照水寒,千人齊唱萬人歡。 朝來試切銀絲膾,怪道池魚膽盡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作飛龍:指用金裝飾的船隻,形狀像飛龍。
  • 銀絲膾:一種精美的魚肉切片,因其色澤白如銀絲而得名。
  • 池魚膽盡乾:比喻池中的魚因爲恐懼而膽汁都幹了,形容極度驚恐。

翻譯

金色的飛龍船在水面上閃耀着寒光,千人齊聲歌唱,萬人歡騰。早晨試着切開銀絲般的魚肉,難怪池中的魚兒都嚇得膽汁都幹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場景,金色的飛龍船和歡騰的人羣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後兩句通過「銀絲膾」和「池魚膽盡乾」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人們對美食的期待和對魚兒驚恐的幽默描繪,增添了詩意的趣味性。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